山水画配诗(山水画配诗 古诗)
江上清风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唐 王维《桃源行》
读画家刘艳会先生的这些青绿山水,仿佛置身于和风温煦、云光翠影、碧峰挺拔、天地江流的山川自然。
碧波翠峰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清幽、含蓄、旷远、朦胧...,抒情诗般的意境,不由人不心驰神往。
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个写在山水画上,感觉非常的好,让人遐想连篇,非常有意境,孤舟漂泊山水间,朋友目送远去,不知何日再相见。
王维的诗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风格鲜明。他的山水诗、边塞诗,意境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精品。
下面是我们经常朗读背诵的几首王维的代表作: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最出名的就是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和“圆”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词语 ,用在这首诗里非常贴切。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是王维在终南山隐居的时候所作的。一阵秋雨过后,山村一片宁静,月色如洗,空气中也带有新鲜的凉意。明月照在松林上,溪水缓缓流过,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画卷呀!王维此诗充分表现了自己隐居山林的自得之乐。
五言绝句《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突出一个“静”字,安静得似乎可以听见桂花落的声音。月亮出来了,偶尔听到一两声鸟叫,却更加显得幽静,和前人诗句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静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王维这里写的是关中平原。这也是王维晚年隐居终南山的时候写的。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不仅写景优美,最后两句还引用了两个道家的典故。
我们朗读王维的诗作时,脑海便浮现一幅幅画面 ,使我们陷入很深的意境中留恋忘返。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与孟浩然并称,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山水田园派的诗人。他的经典诗句,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他对佛教比较精深,与他母亲小时候对他的熏陶有很大关系。他晚年的诗句,空字出现的频率比较多。他被称为诗佛
王维(701~761)字摩诰。唐代诗人、画家。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且擅长音乐,诗和画都很有名。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曾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作品,主要以诗为主。其前期作品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虽然也有仕途坎坷的感叹,但是其抱负犹存,未失豪迈欢乐之心。
《少年行》、《老将行》、《使至塞上》等,即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送元二使安西》,曾经被谱成《阳关三叠》的送行乐曲,也成为妇孺皆知的赠别名作。
王维后期的作品,多是描写隐居幽栖生活,表现其闲适静谧的情趣,宣扬了佛教禅理的山水田园诗作。
王维与孟浩然并称为:王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体物精细,状写传神,特别是能够用绘画、音乐之理通于诗,具有诗情画意相结合的特点。
作为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王维留世名篇佳句甚多。如:《山居秋暝》、《汉江临泛》、《终南山》等等。即为传诵名作,对后世影响也是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