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始作俑者出自)
始作俑者,典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意思是,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用俑殉葬的人,现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一衣带水是如同衣带那样窄,比喻双方离得很近。
始作俑者指开始用俑做陪葬品的人,比喻恶劣先例的开创者。
因为是若曦提前把四爷一党的名单告诉给八爷的,而在此之前八爷并没有处心积虑的陷害四爷,也并没有把四爷放在眼里,可是若曦告诉八爷,使八爷开始跟四爷做对,最终造成了两者不死不休的局面。
因为她知晓所有人的结局,想要改变不幸的结局,却也一手促成了这一切。
真正的罪魁祸首不应该是东条英机,而是他的最后一任首相近卫文麿,他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以及他的大部分侵略战略都是由他制造的。
近卫文麿的出生远远高于东条英机,东条英机的父亲只是陆军的中尉,
近卫文麿的父亲却是日本贵族法院的议长。他们的家庭在日本非常大,所以当他13岁时。他已经封爵位了。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于1937年6月4日,46岁时成为日本首相,也是历史上最年轻的日本首相。
年轻人更有可能喜欢搞事情。上任时,他刚刚赶上了中日冲突。当它激烈时,当时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他提出了战争中的“不扩大政策”。在开始之前,它显示了政府的态度 - 我们不打架,我们只想共同繁荣,所以才有了电视剧经常出现的“大东亚共荣”一词。
你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你们想要战争,但你不想承担战争的责任?
但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正式开始。事实上,日本也有很多言论。例如,我们只想帮助中国。如果说卢沟桥事件只是一场试验性的竞争,那么1937年8月15日,日本发布了《为惩罚中国军队的暴力而采取必要的断然措施并将派遣陆军大部队》的声明,可以说是对中国正式的宣战了。
他任职期间爆发的南京大屠杀实际上是与他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他为自己是一位正义的人而自豪,构成了一个无知无辜的面孔,并争论世界的责任。大力宣传侵华战争的脚步。
近卫文麿是一个雄心壮志的人。他的野心绝对不是中国,而是整个亚洲,甚至是东南亚。他积极推动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轴心集团,并希望吞并世界。不得不说他非常强大。他的远交近攻的政策政策基本上符合日本的国力和能量。
自珍珠港事件发生以来,美国一直指责日本。那么日本的情况可以说是一条河流,战争形势已经不可避免。虽然近卫文麿已经退役,但战争罪是无法避免的。他知道这一点。
所以在1944年12月16日,他选择了自杀。他说:“我不会忍受成为战犯的耻辱。”他出生时是最年轻的首相,并在日本政治中大放异彩。仅仅七年之后,他就以最年轻的自杀首相悲伤地结束了。谁可以怪?只能怪自己。
冈村宁次
自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件展开全面侵华战争以来,是我国人民长期处于黑暗动乱的时代。而日军所实行的“杀光”、“抢光”“烧光”三光政策更是使我无数国民被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南京大屠杀的血案更是令举世震惊。而这一切背后的推动者:日本派遣最高司令长官冈村宁次为何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逃脱了人民的审判,被判以无罪释放。
石原莞尔被誉为是日本“第一兵家",他还有一个老师兼上级比他更厉害,这个人就是永田铁山,号称是日军“第一大脑",连东条英机最早都只是他的一个小跟班。
日本有四个中国通,分别是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冈村宁次、矶谷廉介,这四个在中国可谓是血债累累,而他们幕后主导者是永田铁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