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古诗大全300首(孔子写的古诗30首)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德不孤,必有邻。
6.礼之用,和为贵。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人。父名叔梁纥,母为颜徵在。春秋末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幼年丧父,家中贫困,青年时曾为委吏、乘田等官职。曾问礼于老聃,问官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博闻强记,学识渊博。公元前500年,相定公,使齐国返还侵占鲁国的地域。公元前499年,任中都宰,后升大司寇,摄行相事,诛佞臣少正卯。公元前496年至公元前484年,周游列国。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归鲁,一边在杏林设坛教徒,一边从事于著作,经他所删定的书,有《诗》、《书》、《礼》《乐》《易》《春秋》。
公元前479年去世,葬于鲁城北泗上,即今之孔林。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在世时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黩百家,表章六经”,确立巩固了孔子学说在中华文化中的主轴地位,后世统治者或儒生尊称其为圣人、文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詩篇集《詩經》著名,但也有一些文献记载孔子自己所作的詩歌,以下是孔子所作的简短诗10首:
1. 无羡歌:“无羡之恋,山东之翁。”(意为无愧于心地谈论恋情,就像山东老人)
2. 盟书:“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意为百川奔流东去汇入大海,何时才能再次回到西方归去)
3. 高山:“独有异人见,深山亦可平。”(意为只有看得见的人才能感受到,深山也有它的平坦之处)
4. 问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意为早晨时太阳升起江花红得比火还红,春天时江水的绿色像蓝天一样)
5. 知否:“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意为凤凰啊凤凰啊,请回到你的故乡,它飞行遨游四海只为寻找它的凰雄)
6. 东方既白:“东方既白,光明亦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意为东方的天已经亮了,光芒也很明亮,士人追求道德,对于恶衣恶食自感耻辱)
7. 生而知之:“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意为生来就懂事,是最优秀的人,学习之后是次优秀的人,但经历苦难而学习是更优秀的人,困难困惑却不学习,那么他就是最低劣的人)
8. 人心:“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为朋友从远方来,能不感到高兴吗?假使别人不懂得我们,但我们仍然不怨恼,这不正是君子所做的吗)
9. 建德:“立则见其参于前也,行则见其参于左右也。偃则使从之望之,东隅已出日也,兴则使从之望之,马足轻了。”
10. 逝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意为光阴似箭,日夜不停)
一《龟山操》
"予望鲁兮,龟山敝之。手无斧柯,奈龟山何?"
这是一首著名的琴曲,东汉蔡邕在《琴操》中记载"《龟山操》者,孔子所作也……"
孔子担任鲁国大司寇,在鲁国兴利除弊,使鲁国快速发展,齐国使用美人计,进行破坏。齐国送给把持朝政的季桓子女乐文马,桓子接受赠送,和国君玩赏美女文马,三日不朝。季氏专权,如同龟山遮蔽着鲁国,孔子欲诛季氏而力所不能,作《龟山操》伤政道之凌迟,悲自己无力改变鲁国的局面。
二 《去鲁歌》
彼妇人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人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史记 孔子世家》里也记载了这首歌,这和《龟山操》的背景是一样的,《龟山操》是对季氏专权而发的悲叹,《去鲁歌》是对齐国女乐而发的悲叹。
歌词的大意是:那些女人的甜言蜜语,足以让我这个治国之才离开父母之邦;那些妖冶女人的到来,能够使我们鲁国败亡。我无能为力,只能无所事事的苦度光阴。
三 《临河歌》
狄水衍兮风扬波,舟楫颠倒更相加。归来归来胡为斯。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孔子适赵,临河不济,叹而作歌……"
狄水在赵国境内,孔子途径狄水要去晋国,听说赵简子杀了两位贤大夫,于是临河而叹,打消了去晋国的念头。
歌词大意:
狄水泛滥,波涛滚滚,风浪汹涌,舟船倾覆,叠加沉水,何为而渡,不如归来。
1.《训儿童儿首·孔子》诗人: 陈淳 朝代: 宋代
孔子生东鲁,斯文实在兹。六经垂训法,万世共宗师。
2.《太公孔子》诗人: 方回 朝代: 宋代
禔身涉世谩多忧,运去时来不自由。孔子三千难变鲁,太公八十尚兴周。星辰岁久常差度,江海潮生会倒流。万有盈亏理如是,可须悭作醉乡游。
3.《悲哉孔子没》诗人: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蚩蚩尽鉏商,此物谁能珍。汉武得一角,燔烹诬鬼神。更以铸黄金,传夸后世人。
4.《孔子》 诗人: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颜回已自不可测,至死钻仰忘身劳。
5.《答伯庸》 诗人: 冯京 朝代: 宋代
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得其文者公卿徒,得其道者为饿夫
1、《孔子》
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颜回已自不可测,至死钻仰忘身劳。
[宋] 王安石
2、《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唐] 唐玄宗
3、《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
孔门太山下,不见登封时。徒有先王法,今为明主思。恩加万乘幸,礼致一牢祠。旧宅千年外,光华空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