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外寒山寺全诗意思(寒山寺为何不能随便去)
冷清
“姑苏城外寒山寺”中“寒”是“冷清”的意思。
出自唐代诗人张继所作的《枫桥夜泊》,全诗原文如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的翻译 -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长相思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凤叶正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暮江吟》相似的古诗 有: 《枫桥夜泊》、《三衢道中》、《鸟鸣涧》。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
残阳:将落山的太阳光.
瑟瑟:碧绿色.
怜:爱.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诗意:
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全篇用“可怜”二字点逗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云:“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入画”.《唐宋诗醇》评云:“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清代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丽绝韵绝,令人神往.”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白居易的《暮江吟》与张继《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没有相同之处。
《暮江吟》描绘的是九月初深秋黄昏至夜晚,江上及江边和空中弯月的美丽和谐,安宁的秋景图。全诗仅用二十八字,把夕阳照射下碧波交映和新月初悬时静夜草露恬静美写得有形有色。
而“夜半钟声到客船”描写的是夜深人静,江上船中更加幽静人孤独,愁绪绵长之时,寒山寺悠悠钟声,传到船上使人又凭添许多忧愁。
“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诗与《暮江吟》所表现的情景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