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思(蜡炬成灰泪始干意思形容老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更是因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似乎诉说的是有情人无尽的思念与伤感,又似乎只是表达一种至死方休的精神理念。于是便用来歌颂为事业鞠躬尽瘁的老师们,表达学生的崇高敬意。
拓展资料: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思是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表达了作者对佳人深深的思念,无法磨灭,就像那蜡烛一般;后来也用来比喻崇高的奉献精神。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寓意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
出处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白话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创作背景
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此诗即其中一首。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句诗句,意思是蜡烛燃尽了,泪水才开始干涸。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悲伤和不舍之情。这句话也常用来形容人们在失去某个重要的人或事物后的悲痛和无奈。
蜡炬成灰泪始干翻译: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出自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此诗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先言相见难得,离别难堪,再以百花无力象征为离别相思之情所困扰,情绪低落;颔联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言相爱之深切凝重,生死相以。
字面本意是:
春天蚕就开始吐丝,直到它死了才会停;蜡烛直到完全变成了灰烬烛泪才会干.
寓意:
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
"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句出自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它的意思是指蜡烛烧到消磨殆尽,眼泪才开始干涸。这句诗意味着对于悲伤或离别的时间感的反思。它表达了在经历过程中,人们的悲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退,直到最终消逝。
它也可被理解为无论经历多么痛苦的事情,时间会帮助我们淡化伤痛,慢慢走出困境。